级别: 八级会员
UID: 1018997
精华: 0
发帖: 2007
威望: 1000 点
金钱: 107570 RMB
贡献值: 315 点
注册时间: 2019-10-02
最后登录: 2024-11-05
0楼  发表于: 2019-11-30 22:49

大秦的七大“黑科技”

大秦的七大“黑科技”
秦朝的“高速公路”——秦直道


秦直道实景
秦始皇三十五年(公元前212年),秦始皇下令从云阳修建一条通往九原郡的道路,全长700多公里,这条道路也就是所谓的“秦直道”。
关于建造秦直道的目的目前存有多种说法,其中较为流行的说法包括“为了出巡便利”、“作为运兵通道”和“作为交通线路”等。
该工程由蒙恬负责修造,由于该路线地形复杂,道路险峻,工程进展缓慢。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(公元前210年),蒙恬被秦始皇赐死时,秦直道仍尚未完全修通。
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,北至九原郡(今内蒙古包头),穿越14个县,700多公里。路面最宽处约60米,一般之处也有至少20米宽。
秦二世即位后继续兴建秦直道,但史料并未记载秦直道的建成时间,同时也没有记载秦直道的具体路线。秦朝灭亡后,秦直道至隋唐时期依然继续提供交通服务。
有观点认为昭君出塞时所走的路线即为秦直道。清朝年间,秦直道逐渐荒废,失去了作为交通干道的作用。
···
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——灵渠


灵渠示意图
灵渠,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。现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,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。灵渠在古代又被称为秦凿渠、零渠、陡河、兴安运河、湘桂运河。
灵渠流向由东向西,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(湘江源头,流向由南向北)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(漓江源头,流向由北向南)相连,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。
灵渠的凿通,沟通了湘江、漓江,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,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障,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,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。公元前214年,也就是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,秦军就攻克岭南地区,随即设立桂林、象郡、南海三郡,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。
除军事用途外,灵渠还联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,构成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。自秦以来,对巩固国家的统一,加强南北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交流,密切加强各族人民的往来,灵渠都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。
···
关中地区大型水利工程——郑国渠
郑国渠属于最早在关中地区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,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。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,长达 300 余里(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)。
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开凿。公元前246年(秦王政元年)由南*棒水工郑国主持兴建,约十年后完工。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的,因而人们称其为“郑国渠”。
郑国渠修成后,大大改变了关中的农业生产面貌, “用填淤之水,溉泽卤之地”。就是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,增加土质肥力,农业因此而迅速发展起来。雨量稀少,土地贫瘠的关中,从此变得富庶甲天下。
···
惊为天人的冶炼技术


秦朝冶炼工人工作的画面
秦军能够一统天下,其武器的先进程度要归功于当时的冶炼技术。
秦朝的冶炼行业有一个口诀,相当于是对冶炼技术的一个“技术性总结”:
六分其金而锡居一,谓之钟鼎之齐;
五分其金而锡居一,谓之斧斤之齐;
四分其金而锡居一,谓之戈戟之齐;
三分其金而锡居一,谓之大刃之齐;
五分其金而锡居二,谓之削杀矢之齐;
二分其金而锡居一,谓之鉴遂之齐!
意思是:
六分金水里面有五分青铜,一分锡的话,那么这种金水可以用来做钟鼎之用,因为这种金水硬度较差;
五分金水面里面有四分青铜,一分锡的话,这种金水可以用来铸剑之用,因为这种金水的硬度和柔韧性都比较适中;
四分金水里面有三分青铜,一分锡的话,这种金水就可以用来做矛、戈、铍、戟等长件兵器,因为这种金水的硬度比较高;
三分金水里面有二分青铜,一分锡的话这种金水可以用来做一些重兵器,因为它们的硬度更高;
五分金水里有三分青铜,二分锡的话,这种金水就有可能拿来做箭头一类的小兵器,因为这种金水的硬度实在太高了,以至于无法拿来做大件器具;
而二分金水里面青铜和锡各占一半的话,就只能用来做凿这类东西,因为这种金水的硬度最高,不能做其它的东西,只能用来做凿子之类的工具!
这样的“技术性总结”差不多是规范了当时各种铸造器具的用料比例,再加上秦法严格的规定,使得当时的冶炼技术能很好地为军事及生产活动做服务。
···
秦军“狙击手”的神器——秦弩


秦弩部件示意图
“弩者,怒也言其声势威响如怒,故以名其弩也。”弩源于弓,威力又远远大于弓。在秦代,秦弩的制造实行了机械化大规模生产。
秦代弩的种类在战国弩的基础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。秦俑坑发现的弩弓遗迹多达数百处。从完整的弩弓遗迹判断至少应有三种不同形制的弩,弩弓为木质均已腐朽,朽木残长约130至140厘米,弩臂也已腐朽,末端安有青铜弩机,弩机通高16.5厘米,望山(瞄准镜)高5.5厘米。
秦弩出土时装在用麻布制作的弩衣内,木质部分虽已腐朽,但青铜弩机出土后仍然活动自如,表明秦代弩机的制作工艺达到相当高的水平。
···
御匈奴于北山之外——秦长城


秦长城示意图
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,为了防御匈奴,秦始皇32年(前215年),命大将蒙恬在北方大规模修筑长城。
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,原诸侯国之间用以“互防”的长城被拆毁:“皇帝奋威,德并诸侯,初一泰平。堕坏城郭,决通川防,夷去险阻。”(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)
aa
史记
作者:司马迁
此篇内容在十二本纪.秦始皇本纪
秦长城的范围大致为:西起于甘肃省岷县,沿洮河向北至临洮县,由临洮县经定西县南境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。
固阳县境内的秦长城,长达120公里,横穿固阳三个乡镇。它多半修筑在山峦的阴面半坡上,依山就险、因坡取势,就地取材。
保存较为完好的秦长城是固阳县九分子乡那一段,长约12公里,城墙外侧有5米高,内侧有2米高,顶宽2.8米,底宽3.1米,墙体多以黑褐色厚石片交错叠压垒砌而成。
通过对此段长城的勘察,还可以看出,当时筑长城的民工和驻兵是把附近的山石一块块切割下来,磨平后,再干砌在城上,每块石片重量约有五、六十斤,轻的约有十余斤。这样干砌起来的长城,历千年而不塌。历经2200多年的风吹日晒、雨雪冲刷,长城石块原来所用的青色、半黄色石料,现在表面已蒙上了一层黑色、棕黑色的氧化物。
···
沿用至今的数学口诀——九九乘法表


里耶秦简中的九九乘法表
湖南省龙山县出土的里耶秦简中,有一份九九乘法表。这份乘法表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乘法表,比埃及的早了将近600多年。
这份九九乘法表共由3枚秦简组成,每枚木牍上竖行的数字连起来就是一个乘法运算。更为惊奇的是,里面还涵盖了“二半而一”这样的分数运算,比如出现了二乘以二分之一等于一这样的算术。
这份秦简乘法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,根据里面的乘法口诀来看,说明早在秦朝时期,中国人就已经熟练掌握了乘法交换律,并把它应用于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计数中。
这份九九乘法表一直延续到现在,现在中国的基础教育方面,中国人几乎都在儿童期就由九九乘法口诀表进行数学启蒙,是数字运算的最基本工具。